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遴选建设一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择优向省厅推荐申报。请各教学单位做好动员工作,组织教师积极申报。
一、建设目标
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规模
(一)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5年遴选确定若干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认定一批教学名师和团队。
(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我校将从本次申报的课程中择优向湖南省教育厅推荐3门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申报条件
1.已立项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已认定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不重复申报。鼓励2022-2024年已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积极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4.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成员共同讲授。授课教师须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
6.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报送办法
1.每位老师限主持或参加1门课程。申请人填写课程申报书,经所在学院初评审核盖章后,推荐申报至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2.各教学学院负责组织本院的推荐工作,各学院推荐课程不超过2门。
3.各学院于6月5日16:00前以电子稿和纸质稿两种形式(包括申报书一式2份、汇总表)向教务处报送以下材料:
(1)申报书及汇总表。包括《2025年天行平台_天行(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2)、《2025年天行平台_天行(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附件3)及附件材料(如:教学设计样例说明、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等),以上材料须报送Word和加盖学院公章扫描件。
(2)视频材料。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师和团队,需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提交15分钟的课程说课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以及1个课时(45分钟)的课堂实录(大小不超过1G),由课程负责人完成。
以上材料的电子稿请以“学院名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名进行压缩,发送至771363632@qq.com,纸质稿提交至行政楼416室。联系人及电话:代军垒,0746-6383160。
五、组织管理
(一)严格工作要求。各教学学院要严格对照申报条件要求从中择优遴选申报,并对课程团队成员情况及课程内容把关,并出具审查意见,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所申报课程须选用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等优秀教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按规定须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一律以马工程重点教材申报。
(二)构建三级示范体系。各教学学院要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掘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做法,持续深入抓示范、树标杆,推动建设校、院、系(部)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体系。
(三)强化支持保障。各教学学院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政策、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评内容。
(四)广泛宣传共享。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校级示范课程资源将在学校范围内展示,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附件:
1.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2.2025年天行平台_天行(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
3.2025年天行平台_天行(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天行平台_天行(中国)教务处
2025年3月17日